欢迎来到北京般若堂藏经馆!   您好! [请登录] [免费注册]

本周热卖

浏览历史
当前位置: 首页 >> 宗教藏经 >> 大陆藏经 >>
藏文大藏经-包含《甘珠尔》和《丹珠尔》 精装全232册
 
   
查看大图

藏文大藏经-包含《甘珠尔》和《丹珠尔》 精装全232册

藏文大藏经对勘本详细信息: 甘珠尔:重200公斤,长41公分,宽29公分,高30公分。11箱。108册精装 丹珠尔:重400公斤,长42公分,宽30公分,高22公分。21箱。224册精

  • 商品编号:G57CE0A5994254
  • 货  号:G57CE0A5994254
  • 市场价: ¥195000.00
  • 销售价: ¥190000.00
  • 节省: ¥5000.00
购买数量:
  (库存3)
app hook
藏文大藏经对勘本详细信息:
甘珠尔:重200公斤,长41公分,宽29公分,高30公分。11箱。108册精装
丹珠尔:重400公斤,长42公分,宽30公分,高22公分。21箱。224册精 
 
一、《藏文大藏经》简介
 
《藏文大藏经》包括《甘珠尔》和《丹珠尔》两部分。
 
《藏文大藏经》是《中华大藏经》的组成部分,因此也被称为《中华大藏经(藏文部分)》,以便与同属《中华大藏经》的巴利文版、汉文版、蒙文版、满文版等相区别。
 
公元前2年,佛教传入祖国内地以来,经历代译师和论师们的努力,将很多佛教经论翻译成汉文,后来逐渐汇集形成《汉文大藏经》。其中包括中原高僧的很多论着以及传记等。
 
公元7世纪佛教传入藏地后,历代吐蕃王都很重视佛经藏译事业,曾先后派百余名藏族青年前往印度等地学习梵文和佛经,在前译和后译时期的数百年漫长岁月中,经二百余名藏族译师与印度、尼泊尔以及中原等地的论师们的共同努力将释迦牟尼佛所讲的显密佛语经典和龙树、无著等二圣六庄严为主的论师们所着解释佛语经典的佛学论着和声明学、因明学、医学、工巧明学、以及修辞学、辞藻学、韵律学、戏剧学和星象学等大小五明学科的论着从梵文为主等文种翻译成藏文后,将诸佛语经典汇编在一起称为《甘珠尔》(意为佛语的藏译部分)。藏文大藏经由《甘珠尔》和《丹珠尔》两大部分组成。共收录有4000多部经典和论着。
 
藏文大藏经汇编后,最初只有墨或金、银等珍宝的手写本传世,从15世纪初起就陆续有木刻版和石刻大藏经问世。数百年来形成的《甘珠尔》和《丹珠尔》手写本相当多;木刻的《甘珠尔》版本有12种,《丹珠尔》版本有4种;石刻的《甘珠尔》和《丹珠尔》刻本也有十多种。
 
上述这些手写本和木刻版及石刻之《甘珠尔》和《丹珠尔》是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藏族人民辛勤劳动的智慧结晶,是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和藏族文化之重要载体。
 
二、《藏文大藏经》对勘、出版概况
 
1、对勘、出版藏文大藏经的缘起
 
1986年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成立后,即向中央政府呈报《关于整理出版〈中华大藏经〉(藏文部分)的报告》。报告中说:“整理出版《藏文大藏经》,使之与正在陆续出版的《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珠联璧合,构成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最完整的《中华大藏经》,无论在宗教上还是在文化上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中央政府非常重视这项工作,同意拨专款用以出版《藏文大藏经》,并决定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承担这项工作,要求作到“精心组织、精心指导,使整理、出版的《藏文大藏经》对勘本达到高质量高水平”。同年,此项目正式列入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国家重点项目。
 
1987年5月,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在成都成立了大藏经对勘局。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副总干事、原四川省人大副主任扎西泽仁任对勘局长,土登尼玛教授具体负责业务工作,聘请白雅活佛、钦绕威色、更登等十多位专家和一百多位藏族青年汇聚成都,展开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藏文大藏经对勘、出版工作。
 
《甘珠尔》和《丹珠尔》两大部分中,本应按顺序开展对勘工作,先对勘《甘珠尔》,但因《甘珠尔》的版本多达12种,有些版本流失到国外,一时难以收齐,《丹珠尔》只有4种版本,较容易收集,于是决定先对勘《丹珠尔》。《丹珠尔》诸版本中,德格版《丹珠尔》是公认错字较少、字体优美、发行量较大的版本。故对勘时选定以德格版为底本,以北京版和纳塘版、卓尼版为参校本。对勘的原则是在保持版本原文的前提下,除对原文中由于印板缺损或缮写印板样稿时的少数明显错字进行更正外,对原文一般不作任何修改和按断。对勘出4种版本中的不同译法和阙文、衍文、编序不同等,均在对勘本每个法部后面的对勘注和对勘表中一一列出。经过实际对勘证实,《丹珠尔》诸版本中,德格版的错字较少,编序较井然,可以说是诸版本中质量最好的版本。由于卓尼版中除礼赞部外是以德格版为母本而刊刻的,故卓尼版比德格版少了后来增补的杂部4函。由于北京版和纳塘版都是以第司·桑杰嘉措主持缮写的《丹珠尔》手写本为母本而刊刻的,故这两种版本的编序和函数都极为相似。这两种版本都是225函,其中密续部中比德格版和卓尼版多了《密集续之论疏》等525个法部,15函。这4种版本中,也有同一个法部不同的译本和少量有些版本独有的法部。
 
对勘局的工作程序首先是对勘、其次是录入电脑、校对、编辑、验收、终审等工序。近二十年来经过百余名业务人员的共同努力,《丹珠尔》对勘出版工作现已完成。新出版的《丹珠尔》对勘本连同目录共计124册(德格版长条2函编为十六开精装本1册)。
 
《甘珠尔》的对勘和编校工作正在进行当中,预计在2008年完成。《甘珠尔》共有12种版本,我局收集了主要8种版本进行对勘。这8种版本分别是永乐版、丽江版(又称理塘版)、北京版、卓尼版、纳塘版、德格版、拉萨版、库伦版。除这8种版本外,其余4种版本(万历版、然甲版、瓦然版和昌都版)都是以永乐版和德格版、拉萨版为母本而刊刻的,故没有列入对勘之中。
 
经过初步对勘发现,诸版本中错字最少、编序最井然的是德格版。其后是拉萨版,以拉萨版而言在字体和编序、校对及使用分句符号等方面,比其他版本细致和规范。其后的质量排位分别是纳塘版、库伦版、卓尼版、丽江版、北京版和永乐版。库伦版比其他诸版本多出了新译经部一函。永乐版和丽江版、卓尼版、北京版等4种版本中比其它诸版本多出了十万陀罗尼1函(全是咒文)。德格版和丽江版及库伦版3种版本中编有《时轮摄略续疏——无垢光》1函。德格版和库伦版中将散存在密续各函中的各种陀罗尼汇编成两函,重复列出(可能是考虑到为便于佛教徒经常诵读而汇编单列的)。
 
2、对勘、出版藏文大藏经的必要性
 
最初我们进行对勘时,虽然有些学者提出《藏文大藏经》的各种版本除虚词和判断词有些差异外在内容上并没有什么差异,没有多大必要进行对勘。经过我们逐字逐句的仔细对勘,发现不仅仅是有些虚词和判断词的区别,而且还有词句不同,有不少法部和字数的衍、阙、编序不一或混乱、重复、同一法部不同的译本等较多差异,此外,《甘珠尔》和《丹珠尔》各种版本,由于年代与刻版主持者的教派不同等原因,在收集法部的数量和编序也不尽一致。每个版本都具备了各自的特点。由于上述原因,各种版本都有必要进行对勘。
 
3、对勘、出版藏文大藏经的成果及对勘本的特点
 
(1)统一了编序与内容,并将各种版本的阙、衍及不同之处列在每个法部后面之对勘注中。
 
(2)将各种版本的行数与字数列在了对勘表中。
 
(3)新出版的藏文大藏经对勘本中汇集了各种版本的特点,可谓一册在手,众版皆备。将为广大读者与研究者节约了查阅各种版本的时间,提供较为全面的藏文大藏经的宝贵资料。
 
(4)对勘出版藏文大藏经,是继承弘扬和传统文化的伟大工程,将对研究和发展藏族文化、中华文化乃至人类文明发挥积极作用。
 
三、藏文大藏经的特点
 
在不同文版的大藏经中,藏文大藏经是最具特点的。首先,将《藏文大藏经》(德格版《甘珠尔》和《丹珠尔》的目录)与《汉文大藏经》(《大正新修大藏经总目录》)作一比较,就可显出《藏文大藏经》的特点:德格版《甘珠尔》和《丹珠尔》中有显宗和其它明处经论1065部,密续经、论3144部,共计4209部,其中前译时期藏族学者的论着只有32个法部,仅占总数的0.7%,其余99.3%都是从梵文翻成藏文的。
 
《汉文大藏经》中有显宗和其它明处的经、论及史传等2435部,密续经、论618部共计3053部,其中从梵文译成汉文的约占总数的60%,其余约40%都是祖国内地以及日本、高丽等地的高僧们的论着和传记等。千百年来直至近代,我国内地大德的很多论着都在陆续编入了《汉文大藏经》中。千百年来,《藏文大藏经》也是陆续增补而形成为现今这样大部头的大藏经,然而《藏文大藏经》中除前译时期藏族高僧大德的32个法部编在《丹珠尔》中外,其后陆续增补入藏的都是从梵文译成藏文的经、论,藏族高僧大德的多数论着均未入藏。故《甘珠尔》和《丹珠尔》仅指的是从梵文等其它文字译成藏文的显密佛语经典和论典及其它学科的论着。并不代表藏传佛教的所有经论。在诸《甘珠尔》版本中,除编有《前译宁玛密续》3函外,还有20多函《前译宁玛密续集》和100多函《前译佛语密续集》等宁玛派大德的译典和论典以及藏传佛教各派高僧大德所着有关解释《甘珠尔》的论着及传记等均未编入《甘珠尔》和《丹珠尔》中。在藏传佛教各教派中,有文集的高僧大德有上千名,其中着述最多的是珀东班钦·确列朗甲(1375—1451),他的着述达130多函。此外,文集中有数十函的高僧大德也有近百名。如将上述这些文集编入《藏文大藏经》中,那么《藏文大藏经》的经论数量将会增加很多倍。
 
虽然《藏文大藏经》的总数比《汉文大藏经》多,其中主要多的是密续部分,但是也有《汉文大藏经》中独有而《藏文大藏经》中没有的经典和论典,例如《大毗婆娑论》和《大智度论》等不少显宗论典在《藏文大藏经》中就没有。据《汉区佛教源流记》(藏文版)中记载:《汉文大藏经》中有而《藏文大藏经》中没有的显宗经论有160多部,密续有20多部。《土观宗派源流》中亦说:“在《汉文大藏经》中亦有很多未译成藏文的经典。《藏文大藏经》与《汉文大藏经》的实际差异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藏文大藏经》也不能说是囊括无余地继承了印度的所有显密经论典籍,因为佛法未传入藏地以前,佛教在印度有不少经论典籍被毁坏而失传。
 
《藏文大藏经》能够较全面地继承源于印度的佛教显密经论和其它学科的典籍,其主要有下列几个有利因素:
 
(1)从地理位置来讲,印度与西藏毗邻,路程不是很远,来往比较方便。
 
(2)从人的因素来讲,公元7世纪起,藏王祖孙三代等历代藏王都很重视翻译佛经的伟业,先后派图弥桑布扎和仁钦桑布等藏族青年携带黄金前往印度等地学习佛法,很多译师们完成学业后都是背着梵文原典翻山越岭,历经艰险返回藏地。经过千百年来历代藏族学子们的辛勤劳动,不仅较完整地学习了印度的显密佛法,而且把大量的梵文原典运到了藏地。藏地译师们在前往印度和迦湿弥罗等地学习佛经的同时还迎请很多论师到藏地,与藏地译师合作翻译佛经。按布顿大师着《佛教史大宝藏论》统计:从印度和迦湿弥罗等地先后来到藏地的论师有90多位。参与译经的西藏译师多达190多名。此外多数藏文经论是由精通佛学和梵文的印度论师与精通藏文的藏族译师合作译出,非常准确,这是藏译佛经的独特之处。在汉译佛经方面玄奘和鸠摩罗什等着名大译师们所译的佛经质量都很精美。除诸大德所译佛经外,汉译佛经中有不少是汉地译师或其他民族的译师一人所译,故与精通梵文的印度论师和精通藏文的西藏译师合译的佛经相比,在质量方面应还是有差距的。《藏文大藏经》中还有不少经论是后宏时期修订重译的。这对提高藏译佛经的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从时间因素来讲,从公元7世纪佛教前宏时期起,藏地就开始翻译佛经,公元8—9世纪初是翻译佛经的兴盛时期,翻译的属于佛语部《甘珠尔》的经典,大都是前宏时期翻译的。在后宏时期,涌现出仁钦桑布为首的很多译师,他们和印度等地的论师们合作,翻译佛经。特别是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期间,印度佛教受到严重破坏,很多论师相继来藏,使显密经论与其它明处等论着较完整地传入藏地。此段时期所译的佛经称为新译或后译佛经。后译时期所译的佛经中,密续经典和论疏部《丹珠尔》的论典较多。前译时期所译显密经论及其它学科的论着中,有一部分是后译时期重译修定的。藏译佛经和编撰形成藏文大藏经的时间又比较晚于《巴利文大藏经》和《汉文大藏经》,故比较全面地收集和继承了显密经论和其它明处典籍。
 
(4)从文字因素来讲,由于藏文是参照梵文的16个元音字母和34个辅音字母,其中减少了一些复辅音,并结合原始藏语而创造的文字,故藏文比其它文种的译文,更为忠实原文(梵文),特别是所译咒音藏译本比其它文种译本比较容易还原成为梵文。当今世界上,梵文原典所剩无几,然而大部分梵文原典已译成藏文,等于梵文原典活在《藏文大藏经》中。
 
从藏文大藏经译成其它文字的还有蒙文大藏经。这是在公元18世纪时,遵照乾隆皇帝的旨令,由第三世章嘉·若白多吉活佛和提巴·洛桑尼玛喇嘛(祖籍在青海省尖扎县古浪提村)等主持下,将藏文大藏经译成为蒙文的。
 
《藏文大藏经》是世界上内容较完整的大藏经,是以佛教经论为主集多种学科极为珍贵的传统文化瑰宝。今后可将藏汉两种文字的《大藏经》互取长补短,将《藏文大藏经》中所缺的经典从汉文译成藏文,《汉文大藏经》中所缺部分亦可从藏文译成汉文。如果《巴利文大藏经》中独有而藏文、汉文大藏经中没有的部分亦可译成汉文和藏文,这样就可以说,世界上最完整的大藏经在中国。
如果您对本商品有什么评价或经验,欢迎分享!

发表评论

标题:
*评论内容:
联系方式: (可以是电话、email、qq等).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个图片

友情链接

联系电话

关闭
  • 乾隆大藏经
  • 四库全书
  • 线装藏经
  • 龙藏经
乾隆大藏经
四库全书
线装藏经
龙藏经